菜单按钮

湘西州博物馆·非遗馆

民国苗族银凤冠

制造年代:民国

独特标记:凤冠

功能类型:古代婚礼用银器

出土地点:湖南湘西

馆藏地点湘西自治州博物馆


凤冠,一般指古代皇帝后妃的冠饰,其上饰有凤凰样珠宝。

明朝凤冠是皇后受册、谒庙、朝会时戴用的礼冠,其形制承宋之制而又加以发展和完善,因之更显雍容华贵之美。 明清和民国时期一般女子盛饰所用彩冠也叫凤冠,多用于婚礼时。被称为中国古代的顶级头饰,是古代妇女首饰中最为华贵的一个篇章。

凤冠在汉代就已经出现,但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完整实物,大多属于明清之后的产物。所以民间有“苗人爱银饰,始于汉代,成于明朝,而以清进尤甚”的说法。

冠上饰件以龙凤为主,龙用金丝堆累工艺焊接,呈镂空状,富有立体感;凤用翠鸟毛粘贴,色彩经久艳丽。冠上所饰珍珠、宝石及重量各不相等。据资料记载,最多的一顶上有宝石128块,最少的95块;珍珠最多5,449颗,最少的3,426颗,最重者2,905克,最轻者2,165克。冠上嵌饰龙、凤、珠宝花、翠云、翠叶及博鬓,这些部件都是先单独作成,然后插嵌在冠上的插管内,组合成一顶凤冠。

凤冠造型庄重,制作精美,其工艺有花丝、镶嵌、錾雕、点翠、穿系等项。点翠面积大(四顶凤冠上有翠凤23只,翠云翠叶翠花多达数百片),宝石镶嵌多达400余颗,大小珠花及珠宝串饰的制作也不少。最后的组装更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序,各饰件的放置,几千颗珍珠的穿系,几百颗宝石的镶嵌,诸多饰物于一冠,安排合理。凤冠口衔珠宝串饰,金龙、翠凤、珠光宝气交相辉映,富丽堂皇,非一般工匠所能达到。凤冠上金龙升腾奔跃在翠云之上,翠凤展翅飞翔在珠宝花叶之中。 

这款银凤冠呈弧形,用一块银皮作底,上面用纯银扎花装饰,装饰有二龙抢宝,双凤朝阳,下部饰有银凤9个,每个凤嘴上吊一根细链,三支细须。银凤冠是苗族17岁以下未出嫁的姑娘戴在头帕前额部的装饰品。通体装饰有动物类,植物类,龙,凤,花草等,出土时质量179克,数量仅有1件。

1958年10月1日由湖南湘西州文化科移交给州博物馆,1985年6月4号入藏。当前状况:原状保存完整,但在自然环境下会氧化,银白泛黑,光泽较暗。

2006年6月6日,由湖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张恒萍等8人鉴定民国苗族银凤冠为一级文物。